
從農(nóng)家樂親子游感慨中國的教育危機
首先說明,只是自己的個人觀點,感觸而已。我不是一個憤青,只是一個熱愛著這片熱土的年青人。
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就知道梁啟超的《少年中國說》:故今日之責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少年。少年智則國智,少年富則國富,少年強則國強,少年獨立則國獨立,少年自由則國自由,少年進步則國進步,少年勝于歐洲,則國勝于歐洲,少年雄于地球,則國雄于地球。紅日初升,其道大光;河出伏流,一瀉汪洋。潛龍騰淵,鱗爪飛揚;乳虎嘯谷,百獸震惶;鷹隼試翼,風塵吸張。奇花初胎,矞矞皇皇;干將婦硎,有作其芒。天戴其蒼,地履其黃,縱有千古,橫有八荒,前途似海,來日方長。美哉我少年中國,與天不老;壯哉我中國少年,與國無疆。
少年是中國的花朵,是國家未來的希望。少年的“質(zhì)量”更決定著國家的命運。
我是一個比較傳統(tǒng)的人,古圣先賢告訴我們: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。而現(xiàn)在我們的小孩子學了好多的文化知識,利用所學的知識,卻時刻在批判著社會,抱怨著家人,成為了一憤青。
我從事的是農(nóng)家樂旅游,春季跟秋季的兩輪親子游,因為接觸到好多小朋友,甚至是大學生,有相當一部分,一點都受不了苦,遇到一點問題就會通過哭來解決,而在此事最痛心的是孩子的父母,只是一味的去安慰滿足。跟同學間,有些個性要強,沒有包容性,動不動就是打架,跟父母,只要稍不滿意,就跟家人鬧騰??傊痪湓?,太以自我為中心了,也許是太多的愛造成的溺愛,不懂得長輩要尊敬,弟弟妹妹要愛護,同學朋友之間要和睦相處。
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似乎在左右著小孩子的性情,我們也碰到有小部分的小朋友,特別的有禮貌,遇到些問題,懂得運用溝通,不懂的會禮貌的發(fā)問,每每碰到這些小朋友的時候,心里特別的欣慰。也希望這樣的小朋友越來越多,給社會補充足夠的正能量。